304am永利集团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朱南军:“数字游戏”与“非数字游戏”如影随形

304am永利集团(NO.1)·官方网站

    最近保险业界乃至股票市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便是平安精算门了。虽然事情原委已经大致清楚,但是对于平安的股票却造成很大影响,此次平安精算门事件中,从闭门会到最终被媒体披露,中国平安股票共经历两波下跌,市值以股价阶段高低点计算共损失930亿元之巨。一些媒体与专业人士也许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善意,说此次平安精算门事件只不过是一种“数字游戏”, 无非安慰投资者宽心一些,不必盲目抛售股票,更不必情绪波动。
    我们应该基于何种语境来理解所谓的“数字游戏”呢?媒体语境下的“数字游戏”意指某某数量的变动对另一种事物并无影响,例如我经常说某某富豪的财富变动只是一种数字游戏,意指其财富变动对富豪的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依照这种逻辑,笔者认为,平安精算门既是“数字游戏”,同时也是“非数字游戏”。在此次平安精算门事件中,“数字游戏”与“非数字游戏”如影随形。
    说其平安精算门是数字游戏,指的是从精算与会计角度角度,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虽然对寿险公司净利润以及所有者权益受影响巨大,但并不影响企业价值与偿付能力。平安精算门揭示了长期存在于我国保险界的荒谬的逻辑与行为:区别不同时期对不同利率水平保单选用不同的评估利率,1999年前的高利率保单采用较高的评估利率,1999年以后的低高利率保单采用较低的评估利率。可是要知道,对负债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必须以未来的市场利率(在此可理解为投资收益率)为基础,从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而言,保单利率的高低,只反映了对客户承诺的资金收益率;而从保险公司的资产业务而言,资本市场可绝对不会区别对待,给予高利率保单以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给予低利率保单以较低的投资收益率,而是对所有资金一视同仁。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只和投资品种承担的风险有关,而和保险资金源自高利率保单还是低利率保单无关。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要求保险公司执行新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这实际上是一种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估计是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做的判断,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与公允性。那么自1999年从市场利率走低以后,保险公司早就应该随行就市,以市场利率为基础进行责任准备金的计提,而不应该仍然采取以往较高的利率进行计提。因为会计估计是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做的判断,而不是以遥远的“过去”的已无利用价值的信息为基础做的判断。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确定,必须也只能从当前时点上估计出未来资本市场利率最可能的情形,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现在新的会计准则拟将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以15年期国债利息加风险溢价为基准,约4.17%――5.25%之间,从当前时点的资本市场判断,应该说和市场实际情形大致相当的。在此,我们的确要对中国会计的主管机关财政部赞他一个。可是据媒体报道,平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正在对相关部门进行紧急斡旋,争取在更长时间内消化。如果平安斡旋成功,笔者倒是深感遗憾,因为该斡旋成果损害了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与公允性。
    对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平安精算门绝非“数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非数字游戏”、“利益游戏”。 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逻辑就这么简单(实际上即使成熟的美国股票市场也存在这种现象),提高每股收益就是好的,降低每股收益就是不好的,并立即反映在股价中,而不大考虑影响每股收益的因素是源自经营基本面的改善还是源自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保险公司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消息会对利润和所有者权益造成重大影响,必然会反映在保险公司的股价中。据媒体报道,中国保监会召集全国各大保险公司一把手开闭门会是在11月中旬的一天。而在11月18日至27日期间,中国平安的股价由61.95元跌至55.37元,跌幅达12%。可是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平安利差损的利空消息放出,然而多空分歧严重,下跌量能巨大,最高的一天换手率达到2.19%,而下跌之前的11月17日(平安股价近期高点即在此日为,62.97元)换手率只有0.41%。由此基本可以判断,第一波下跌应该是“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所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竟然能够对保监会闭门会的信息都能及时做出反映,看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真是超强啊。第二波下跌起始于一个月以后媒体披露保险公司闭门会以及平安利差损利空消息。12月17日(周四)便有平安利差损消息传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18日(周五)停盘;12月19日(周六)媒体公开闭门会平安利差损消息;12月21日(周一)更是跳空开盘,至23日跌至最低点50.27元。但是此波下跌量能未能充分释放,远远不如并无利空消息发布的第一波下跌时的成交量,原因在于市场一致看空,接盘稀少。因此此段下跌应该主要是一些“后知后觉”的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割肉所为。此次平安精算门事件中,中国平安市值以股价阶段高低点(2009年11月17日和12月 23日)计算共损失930亿元之巨,仅一手平安股价损失能够让普通股民全家损失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些巨大的利益难道能够淡化为媒体语境下的“数字游戏”吗?
    并且,平安精算门事件还引发一个新问题:我们是否有必要在法律上认定参加闭门会的人员为内幕人员,并要求其遵照相关内幕消息的监管规定。在2009年11月份,平安800亿利差损是对股价具有重大影响且未经公开披露的消息,平安负责人“吐苦水”是在监管层主持的闭门会议上,自然不能认定为泄露内幕消息,但是参加闭门会的其他保险公司依据闭门会消息(平安负责人吐出的苦水)据以交易,尤其是先于普通股民抛售中国平安的股票是否应该认定为“内幕交易”呢,因为其损害了市场上所有无法参加监管机关闭门会的投资者的利益。平安负责人还有机会在闭门会中诉苦,可是对于承受股价下跌20%的一般投资者又能去哪里哭诉去,恐怕门都没有吧。因此,在平安股票第一波下跌中的“先知先觉”的机构投资者与参加闭门会的保险公司有何关联应该值得关注,今后行业监管机构如何在自身监管工作过程中维护市场公平性的问题也应该提上议程。

2009-12-30

Baidu
sogou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