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am永利集团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第44次:个人养老保险决策

2018年3月9日下午,第44次RMI读书讨论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5会议室举行,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16级博士生吴海青针对个人养老保险决策问题进行了讨论。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讨论会。

吴海青首先介绍了养老保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问题,然后重点针对养老保险经济学的微观方向,即个人养老保险决策中的重点问题展开讲解。吴海青首先详细介绍了本部分的基础模型――生命周期模型(LMC),包括其简单情形与放松假设后的复杂情形。其中,重点论证了个人时间偏好( )与平滑消费之间的关系。根据生命周期模型,个人会在时间维度上对其消费进行平滑, 越大代表个人平滑消费的意愿越小。

随后,吴海青从生命周期模型这一基础理论出发,介绍了养老保险与储蓄决策、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在没有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养老保险以及现收现付制与个人账户制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等情形下个人决策的图形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会降低个人和国家整体储蓄,促进退休;个人账户制养老保险会降低个人储蓄,但不会降低国家整体储蓄(即对国家整体储蓄没有影响或者会增加整体储蓄),对退休的影响则存在两个方向的影响路径,具体哪一方向占优有待实证分析验证。

随后,吴海青介绍了有关生命周期模型的实证研究。早期的实证分析大多与生命周期模型的理论结论不一致,有学者指出其原因主要是对储蓄的计算存在错误。Feldstein(1974)进一步引发了这个问题的讨论。后续研究中,关于养老保险对储蓄和退休影响的研究也形成不同结论。因此,《养老金经济学》作者David Blake对Feldstein所使用的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改进,运用代表性个体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险会抑制储蓄(这点与Feldstein的结论一致),但对退休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企业提供的养老保险会增加储蓄,同时降低老年劳动参与率;个人购买的养老保险同样会增加储蓄,同时增加老年劳动参与率。

最后,吴海青总结认为,本部分主要利用生命周期模型对养老保险与储蓄、退休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最终结论指出,要想增加储蓄或者增加老年劳动参与率,应该实行个人账户制的养老保险制度。

讨论期间,同学们与主讲人积极互动,并充分发表见解,进一步巩固了对这类模型的理解和实证方法的掌握。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吴海青 供稿)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