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am永利集团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第15次:中国寿险业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李良温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53月18日 上午,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第十五次双周讨论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基地举行。本次讨论会的特约嘉宾、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良温先生就 “中国寿险业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作专题发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的部分师生、中心部分研究员、理事单位代表以及多名业界媒体人士参加了本次讨论会。

 

    在专题发言中,李良温先生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寿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他说,中国人寿自从上市以来,其保费收入和市场份额都呈现稳步上升的良性态势,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明民族保险业具备抵御外资冲击的能力。对于中外保险企业的竞争环境问题,他坦言道,目前国内舆论对中资企业在利差损、经营稳健性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诸多报道是有一定的片面性。据分析,利差损问题并非为中资企业的专利,国内外资保险企业和国外保险业中都是存在的。此外,由于国内特殊的资本市场环境,外资企业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也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事实上,目前外资保险的资本金规模普遍偏低,其业务的快速扩张往往会使其经营稳健性受到影响,因此,资本金规模雄厚的国内企业在这一点上反而更值得信赖。

 

    在保险产品设计方面,李良温先生提出了几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生命表问题。据介绍,当前包括外资在内的国内所有保险企业,其使用的生命表都是近十年前制作的。基于生命表制作期的样本取值和现今余命变化等因素,此生命表的精确性对寿险业的经营风险已经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国内的健康保险一直裹足不前,缺乏可用的发病率统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尽快制作一部精确的生命表和发病率表对行业的整体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三,当前面临升息的压力较大,这有可能导致一些保险产品的收益低于银行储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必须有所调整,以从容面对利率风险。

 

    涉及保险公司的管理,李良温先生对一些热点问题也表述了个人的看法。

 

    第一,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选择问题。他认为国有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并非只有海外上市一途,企业选取何种融资方式有必要“算一下经济帐”。再者,包括国内保险企业和拟上市的银行企业,其上市资源都是经过重组、剥离过的优良资产,如果全部选择海外上市,这无疑不利于国内上市公司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第二,保险企业的经营策略的选取问题,他表示,多元化和专业化经营适合于不同规模的企业,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国内企业不必盲目“跟风”搞集团化和多元化。PICC刚刚经历了从集团化到专业化的改革,现在似乎又出现了“走回头路”的趋势,体制如此频繁的来回变动,势必会增加许多有形、乃至无形的成本,其间的教训值得深思。事实上,国内市场特别是寿险市场潜力巨大,现在的中国人寿如果专注于本土化和专业化经营,应该是一种适宜的选择。第三,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问题。李良温先生首先回应了外界对中国人寿业务结构的某些批评,他说,其中一些批评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资产负债的匹配上不能绝对化和静态化,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人寿的资产巨大,在实际的操作上应综合考虑期限、数额和收益率等问题。匹配优劣的关键是要测准现金流,只要现金流比较健康,资产和负债不是特别匹配问题也不大。

 

    最后,李良温先生对国内保险业整体经营环境也进行了评析。他认为,处于转轨时期的税收和金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保险监管政策的变化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深远,保险企业必须对之予以高度关注。(CCOSSR 刘涛 供稿)

 

    附:李良温先生简介

    李良温先生,现担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2000年起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产品开发部总经理,1996年至2000年任河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历任人保河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人保秦皇岛分公司总经理,以及中国保险(UK)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良温先生具备28年的中国保险从业经验,其中包括四年的海外经验,是国内保险业界的资深人士。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