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am永利集团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第16次:从监管角度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贲 奔 (中心研究员、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

    2005年4月1日上午,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第十六次双周讨论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基地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为“从监管角度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应CCISSR的邀请,中心研究员、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的贲奔博士对此作专题发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的部分师生、中心部分研究员、理事单位代表以及多名业界媒体人士参加了本次讨论会。

    贲奔博士首先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他说,中国保险业自80年代初恢复以来,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取得了相当的发展,这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第一,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以年保费收入指标为例:1980年我国年保费收入为 4.6亿元,到2004年则攀升到431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第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这主要体现在市场供给主体增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业务领域日渐充实等方面;第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过体制改革,国有保险企业得到了股份制改造,保险产品费率逐渐市场化,同时,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体制也日渐改善;第四,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在较早开放的城市,如上海和广州,外资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对中资公司形成了有效的竞争;第五,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保险业巨大的增长潜力使得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程度明显加大,社会资本对保险业的投资兴趣也逐渐提高。第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各种措施,我国保险业的历史利差损得到有效控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下降到了安全线以下,整体的偿付能力得以提高。

    随后,贲奔博士对我国保险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许多争论,从早期保险是否为商品的疑问到近几年保险的融资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的探讨等。总的来讲,上述争论和探讨贯穿了我国保险业发展整个历程。保险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保险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使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能够不断地贴近具体国情。

    在专题发言最后,贲奔博士谈到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问题。在他看来,今后保险业的发展首先要坚持“一个立足点”,即立足于保险的保障功能,更好地为个人和社会服务。其次是要围绕加快发展和防范风险“两条主线”。为防范风险,保监会在已有的风险控制制度之外,还准备进一步建立偿付能力的动态监管体系和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其三,要充分发挥现代保险业的三大功能,即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其四,保险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得以明确,这包括企业年金、农业保险、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等。当然,上述领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作进一步探讨,贲奔博士补充道,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调也是不可或缺的。

    发言结束后,贲奔博士同与会者就“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保险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运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CCISSR 刘涛 供稿)

    附:贲奔博士简介
    贲奔,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保监会。曾参与中国保险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专题调研、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等工作。主要成果包括:《中外证券市场比较研究》(主编)、《转轨时期中国保险市场制度安排研究》(博士论文)、《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保险业》(合著)、《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研究: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博士后研究报告),曾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经济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图一:中心研究员、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的贲奔博士做专题发言)

(图二:会场)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