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am永利集团 | 中心概况 | 理事会员单位 | 下载专区 |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 风保学社   
名家专题课程 | 胡晓义:新中国社会保障史

  2021年秋季学期,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邀请,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在北京大学开设“新中国社会保障史”课程。来自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元培学院等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40余人选修了课程,多位教师、访问学者和学生旁听了课程。

  9月13日,“新中国社会保障史”课程在北京大学第三教学楼303教室正式开课。在上课之前,课程主持人、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简要介绍了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并隆重介绍了课程特邀主讲教师胡晓义老师。胡晓义现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曾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执委会委员,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多部全国性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是较长时期我国社会保险改革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2.26)讲解人。郑伟谈到,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问题,必须要有历史视野,“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他期待同学们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得到丰厚的收获。

  

  【图1:胡晓义老师授课】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晓义开启了精彩的课程。课程共分四个单元、八个讲次,包括第一单元“新中国社会保障的创建与波折(1949-1976年)”(第1讲),第二单元“改革开放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重构(1977-2002年)”(第2-3讲),第三单元“新世纪社会保障走向全民、形成体系(2003-2012年)”(第4-5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社会保障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2013年至今)”(第6-8讲)。每讲以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史实讲述为主线,同时讨论社会经济相关背景及国际比较。课程配套教材是《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胡晓义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年)。

  

  【图2:课程教材】

  胡晓义在谈到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时指出,其一,社会保障是经济学不可回避的领域,凯恩斯、贝弗里奇、哈耶克、弗里德曼、皮凯蒂等经济学家均有不少关于社会保障的讨论和争论,研究经济问题绕不开社会保障;其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七十年中国社会保障之制度更替,揭示出治国安邦、与时俱进的某些共同规律,“同政治共律动,与经济互作用”;其三,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之一是经世济民,历史思考、国际视野、治平理想、民本情怀等均可在本课程研习中获取营养,“历史有温度,社保尤其高”。

  在第一单元“新中国社会保障的创建与波折(1949-1976年)”,胡晓义讲述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两个阶段(开创奠基的十年,六七十年代的动荡岁月),讨论了8个重大事件:国家最高立法确立社会保障(劳动保险)地位,集中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建立试行劳动保险制度,建立公职人员等保障福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建,大规模精简城市职工,取消劳动保险统筹,农村合作医疗逆势而兴。在新中国初期的28年间,社会保障制度创业者于草莽之中艰辛前行,但是制度运行和政策实施受到经济政治动荡大环境的左右,在连续10年的“文革”动乱中遭到严重冲击。了解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保障发展历史,让同学们认识到政治局势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是社会政策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大家更好地把握历史原点、判断当下方位、思考未来走向。

  在第二单元“改革开放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重构(1977-2002年)”,胡晓义分两讲进行讲授,一是探索路径(1977-1996年),二是重点突破(1997-2002年)。在“探索路径”部分,讨论了6个重大事件:拨乱反正与104号文件,从恢复退休费用统筹到国务院33号文件,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保障改革作出系统谋划,从待业保险到失业保险,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衰落,劳动法颁布实施和工伤、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在“重点突破”部分,讨论了6个重大事件:机构改革与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归并,国务院26号文件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44号文件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两个确保”和3个条例,辽宁“完善社保体系”试点,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这一时期的26年中,前20年试点探索,后6年集中形成全国性、制度性安排,改革和重建主要以城市为中心,以企业为重点。了解改革开放早期的社会保障发展历史,让同学们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强劲动力,危机往往蕴含着社会保障制度突破的契机。

  

  【图3:课堂现场】

  在第三单元“新世纪社会保障走向全民、形成体系(2003-2012年)”,胡晓义分两讲进行讲授,一是迈出城乡统筹步伐,二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发展。在“迈出城乡统筹步伐”部分,讨论了5大涉农社保事件:走向全民医保,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建立农村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修订农村五保条例,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发展”部分,讨论了6个重大事件:社会保险法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制定、修订和制度发展,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定型,上海社保案和规范企业年金管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五缓四减三补贴”,试行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和严格监管。在这一时期,我国初步搭建起覆盖城乡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各项制度覆盖面显著扩大,公平可及性极大提升。该时期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涉农社保制度出台密集,这带有明显的补短板特点,因为中国农民对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开放贡献巨大,分享成果不能遗忘他们。

  在第四单元“新时代的社会保障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2013年至今)”,胡晓义分三讲进行讲授,一是养老保险新突破,二是各项社会保障新发展,三是面向第二个百年。在“养老保险新突破”部分,讨论了9个重大事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转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做大做强战略储备基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施行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出台遗属津贴办法。在“各项社会保障新发展”部分,讨论了8个重大事件:开创医疗保障新境界,生育保险应对新局面,开发失业保险新功能,工伤保险推出新举措,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大幅度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持续优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保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托底作用。在“面向第二个百年”部分,讨论了刚刚、正在或即将发生的6个重大事件: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国家中长期规划对社会保障的擘画,“引而待发”的养老保险“三支箭”,面向新就业形态群体的职业伤害保障尝试,补齐制度短板,走向法治化。了解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发展,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图4:师生认真听讲】

  在11月8日的最后一次课上,胡晓义在讲完面向第二个百年的重大事件之后,分享了关于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70年的历史体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坚实的政治保障;二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社会保障应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三是历史总是螺旋式演进的,社会保障发展亦是如此,曲折、起伏符合规律,探索试验、突破创新、试错机制永远必要,但社会保障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公平正义、社会团结的底线;四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70多年亿万人民参与、奋斗,甚至牺牲奉献,新中国社会保障史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共同书写的辉煌历史。胡晓义最后谈到,希望同学们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汲取精神营养、收获历史感悟、投身伟大实践,并用“前潮壮丽、后浪可期”表达对同学们的殷切鼓励与期盼。

  

  【图5:郑伟老师总结】

  课程结束时,郑伟对课程进行了总结,他代表参与课程的老师和同学对胡晓义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称胡晓义老师是专业与敬业完美结合的教师典范,并用“一二三四”对课程予以概括:一个主题,即新中国社会保障史;两个“顶配”,课程配备了顶级教师,配备了顶级教材;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史实与史论相结合、中国与外国相结合;四个时期,即新中国初期的创建与波折、改革开放早期的制度重构、新世纪的走向全民与形成体系、新时代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郑伟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善始善终,写好课程论文;二是继续读书,精读课程教材;三是持续观察,关注社保发展。

  

  【图6:锁凌燕老师向胡晓义老师颁赠课程纪念牌】

  最后,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代表经济学院向胡晓义老师颁赠课程纪念牌,课程助教艾美彤代表全体学生向胡晓义老师献上鲜花。在温暖的冬日阳光里,在师生的集体合影中,历时两个月的“新中国社会保障史”课程圆满落下帷幕。在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让我们共同携手,继续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努力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图7:艾美彤助教向胡晓义老师献花】

  

  【图8:集体合影】

  部分听课学生感言

  经济学院2019级本科生金楚楚: 胡老师新中国社会保障史这门课,在短短半学期的时间带我们一览70年中国社会保障之制度更替,从新中国伊始社会保障的创建、改革开放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到新世纪体系化的社会保障,以及走到新时代的社会保障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信息十分密集。胡老师作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部分重要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常常在课堂给我们分享有趣的故事。新中国社会保障史是一门历史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短短8次课讲述了新中国70年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温度,让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受益匪浅。

  经济学院2021级硕士生何冰: 虽然课程时间只有短短半个学期,但这门课程内容之丰富以及与现实社会联系之紧密使我收获颇多。课程从建国初期我国社保初建开始讲起,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社会保障改革与建设框架,使我们对每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这门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层面的讲解,而是纳入了更多的现实数据与事例,这主要是依靠胡老师几十年来在社保领域工作的丰富经验与体会。在课程的每一个部分,胡老师都会带我们了解改革背后的原因、当时的社会形势,或是制度运行面临的困难等等。大到一个宏观政策运行存在的实际问题,小到一位乡亲在社会保障方面遇到的障碍,都包括在胡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课程内容之中,而这是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宝贵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与了解现实社会,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对社会保障这一与民生切实相连的领域有更多的思考。最后,感谢胡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课程!

  经济学院2018级博士生韩笑: 胡老师是我见过的最专业、最敬业的老师之一,他的课堂节奏舒缓又十分充实,语言精炼又生动有趣。这门课程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系统梳理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穿插以丰富的数据和故事,令每一位选课的同学陶醉其中、收获满满。最让我触动的是胡老师每节课类似“太史公曰”的简短评论,其中饱含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热情。特别喜欢那句“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历史的魅力展露得淋漓尽致。希望胡老师以后经常来北大开课,让同学们再次领略“太史公”胡老师的风采!

  经济学院2017级博士生王瀚洋: 前潮壮丽,后浪可期。胡老师的社保课像纪录片一样,再现了新中国煌煌七十年的社保发展历程。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从中体会到今天每一个制度的来之不易。再过七十年,后人将如何评价我们今天为中国社保制度的贡献?画卷已经展开,历史由我们书写。

  供稿:经济学院教务办公室、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摄影:洪奥、艾美彤、杜霞、吴诚卓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43室(100871)    电话:(8610)6276-7308    理事会员专线:(8610)6417-8390    传真:(8610)6276-730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