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百廿征程光辉,共筑经邦济世情怀。2023年6月2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经济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403会议室举行。该论坛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旨在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为经济学博士后构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增进学院经济学青年学人的学术交流与跨领域对话,进一步推动博士后培养质量的提高。
论坛邀请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长三角贸易研究院蓝庆新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杜雯翠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杨汝岱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副主任刘冲长聘副教授等作为论坛点评人。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主持。十位博士后先后汇报了个人近期研究成果,与会专家进行了点评。
龚明远重点研究了城市舒适物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他通过构建一个城市—农村体系模型,利用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研究城市舒适物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认为,城市舒适物水平上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且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城市舒适物还会对房价、居民收入、城市劳动力集聚等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和城乡消费差距。
李亚飞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数据,比较作为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的典型代表——R&D项目补贴和政府创新奖励的政策作用效果。研究发现,R&D项目补贴和政府创新奖励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企业创新融资需求的强弱,同时融资机制和治理机制在背后起到关键作用。该研究从政府补贴阶段的角度提供了创新补贴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证据,为政府创新补贴的分类研究做出贡献。
闫强明以2000-2020年CEPI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中的加权随机块模型(WSBM),探究了全球贸易网络的阶段性变化,并着重分析“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内部的变化。研究发现,当前全球贸易“中心—外围”格局并未显著改变。从行业层面来看,轻工业的马太效应强于重工业,重工业的组群集聚效应强于轻工业。同时,“一带一路”网络内部效应正在从单核心的“中心—外围”格局向更为均衡的混合型关系演变。
杨盈竹结合已有文献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出口技术结构升级进行理论分析。她通过Python提取上市公司年报中“数字化转型”关键词,使用文本分析法测算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和机制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股权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政治关联和行业管制程度四个角度进一步探讨两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
李丹以上证50指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是否存在心理关口以及心理关口对指数和其衍生品的影响。研究发现,指数价格在触碰心理关口水平时,指数收益率的波动率和相应衍生品的隐含波动率都有显著变化。为此,研究引入局部波动率期权定价模型(LVM),利用Laplace变换方法推导出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并选取50ETF期权和S&P500期权数据,比较了BS模型、CEV模型、Threshold模型与LVM模型在定价和动态对冲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LVM模型在定价和动态对冲上明显优于其他三个模型。
周文韬基于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一个新的指标体系量化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中间品进口替代问题,讨论中国对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的依赖程度及产业链本地化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认为,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越来越趋于集中,现有网络结构近似服从幂律分布的无标度网络,呈现出“核心—中间—边缘”形态。研究发现,中国进口中间品网络依赖指数不断下降,尤其对主要经济体的依赖度不断下降,且存在显著的进口替代和产业链本地化发展趋势。
李亚楠使用理论分析加实证检验的方式,对我国整体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存在性和微观企业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动态调整、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我国与美国、欧洲等国家一样存在比较明显的劳动力极化现象;投资激励带来的资本相对价格的下降,促使企业内部的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进而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极化,并且劳动力的结构调整在异质性企业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黄立新考察2004-2018年影响寿险退保率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退保行为受到市场情绪和新单保费占比影响。不同含义的市场情绪对退保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反映经济周期的BW情绪指数与退保率负相关,反映投机需求的市场情绪指数PLS情绪指数与退保率正相关。此外,BW情绪指数的影响主要在低情绪阶段以及情绪下降阶段,PLS情绪指数的影响主要在高情绪阶段以及情绪上升阶段。
孟珊珊在一个简洁的理论模型中,讨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上游企业“拿走”下游企业创新收益的差异化结果,并以2010-2021年中国企业—企业供应链数据库为基础,验证了模型的推断。研究表明,破除行政壁垒、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扩大产业链溢出效应、发挥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以市场自由进入为基础而形成的竞争性垄断企业,对扩大全产业链规模、提高全产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杜燕通过大数据爬取和文本分析就2023年上半年经济舆论走向与公众情绪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经济话题持续受到舆论关注,公众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逐渐升温,网民负面情绪升高,公众情绪指数整体下滑,其中就业及贸易领域悲观情绪较重,同时网民对宏观政策调整有更大期待。对此,应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对促进经济复苏的优势作用,以舆论引导疏导公众情绪、提振市场信心。
各位博士后的研究涵盖了城乡消费、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经济舆论等多个方面,主题多元,内容详实,视角新颖,方法得当。与会专家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专家建议各位博士后应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进一步界定研究概念,改善理论方法,优化问题意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第六届经济学博士后论坛的成功举办,落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了经济学院博士后的过程培养制度,营造了博士后科研兼容并蓄,守正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
图片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张心雨、魏桥乔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