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实现了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惊人蜕变,特别是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以实际成就打破了西方学者关于“现代化同时孕育稳定和动乱”的悖论,并持续为世界经济输送正能量。正如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首先表现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突出。近年来,在逆全球化浪潮、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接连冲击下,世界经济复苏愈显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世界经济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冲击,许多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着过去7至10年减贫成就功亏一篑的前景。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截至2020年2月底,全国大中型制造企业复工率已达85.6%;2020年全年经济总量破百万亿大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疫情持续近三年来,我国顺利实现了动态清零方针下的经济平稳运行,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占全球经济比重超18%;2022年前两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4.8%、0.4%,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场疫情大考同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一样,是一次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压力测试”;而中国宏观形势的迅速企稳复苏和一枝独秀,再次证明了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迎难而上、爬坡过坎、不畏惧任何“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成熟性与强大适应力。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还表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潜力巨大。这种潜力一方面来自于“量”的充足。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培育了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了欧洲总人口的一半、美国总人口的全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形成了超过1亿的市场主体,接近美国和欧盟企业数量之和。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总体提升,上述无可比拟的市场潜力必将转化为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持续动力。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这种潜力也来自于“质”的提升。我国牢牢把握住了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先后出台《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国家级战略规划,以创新变革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3.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同比增长4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比上年增长32%,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导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培育,为挖掘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潜力、释放新的增长红利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更表现为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广阔。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乡村、从东部到西部的梯度发展格局,这为城乡、各区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提供了便利,也为产业转移、结构升级和发展经验的传递准备了广阔空间。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继续发挥着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则分别提高到22%、21.1%。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就国际而言,我国始终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推动了国际市场布局均衡发展。2017—2021年,我国连续五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9%,进一步巩固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动力源”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与串联式过程相比,这种并联式发展必然意味着经济运行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挑战更多元、风险更庞大。但从实际成效来看,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重重风险和挑战,彰显出无与伦比的强大韧性和生命力,这不能不归因于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来自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自建党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中长期规划和短期方针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制度落地相结合、政策延续和理念更新相结合、思想宣传和选人用人相结合等形式,不断提升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力和水平,方能推动中国这个超大体量的转型经济体顺利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新篇章。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来自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一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活力,一面不断夯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从而保证了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消化改革成本、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的雄厚物质基础。二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新冠疫情为例,我国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宏观经济的迅速恢复,正是得益于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迅速形成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强大合力,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来自于人民的伟大创造。行进路上,我们党始终坚持“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的民营经济,再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无不展现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广阔智慧。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挖掘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发展质量,就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来自于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襟。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中国从未走上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的老路,更没有凭借自身的经济体量和资源优势剥削、分裂他国,而是始终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高点,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分工与合作中,一方面通过自身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优化布局,另一方面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等方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承担大国责任。一言以蔽之,“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
2018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展望前路,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还将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不断锻造韧性、激发活力,在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向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董志勇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科学》主编。教学研究主要领域: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
供稿:经济学系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